放眼當前的經濟軌跡,文創產業蔚為風潮,台灣產業亦從傳統農工服務經濟,進入更為精緻的六級產業「風格經濟」階段,經濟發展代表生產者有能力生產更多的商品供人消費,也代表人們有能力進行更多消費。風格經濟反應的是消費者滿足其生活風格欲望的消費活動。對於生產者而言,在於如何提供一套具有風格的生活方式,來供生活風格的消費者選擇。

何謂生活風格? Bourdieu認為生活風格的原意是個人處在什麼樣的生存條件下所產生的不同生活慣習,亦即個人在社會位置裡做與自身社會位置相對應的消費活動這些相稱的活動,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個人的「生活風格」,反應在創意生活事業經營上就是經營者的生活價值訴求,亦即風格主張。

由經濟部工業局推動的「創意生活產業」,鼓勵並協助業者將風格主張落實於事業經營中,與消費者共同分享,這些創業者以風格獨具的生活主張出發,透過場域和產品的「高質美感」,服務和活動傳達的「深度體驗」,從中發揮創意,融入「核心知識」,運用柔性思維和寓教於樂手法,傳達其「生活風格」主張及感動,深刻重現產業文化厚度、美學內涵與在地特色,如華陶窯、薰衣草森林、九份茶坊等都是成功案例。

創意生活產業自92年推動以來,經由計畫執行單位中衛發展中心的投入執行及專家委員群共同努力,已評選出多達141家創意生活事業,輔導業者以活潑手法進行市場推廣、以創新方式行銷傳統文化,進而帶動台灣風格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

創意生活事業的經營,取決於五大要素,第一為Philosophy:蘊自風土文化、生活脈絡所形成的獨特生活主張;第二為Product:透過核心知識,注入產品的創意和美感設計;第三為Process:在服務過程中所傳達的感動,利用創意生活周邊產品及DIY等體驗,讓大眾參與感受生活,增強對記憶的深度;第四為Place:變化生活的新鮮度,包括空間陳設、動線設計等,現代人生活太焦慮、太例行,需要一個能帶來快樂的環境;第五為People:人是傳達風格主張最佳溫度的介面,也是創意生活事業的關鍵核心。

根據「台灣風格經濟發展大調查」(2010,經濟部工業局)的調查結果發現,企業認為要將風格轉為獲利模式的成功關鍵,在於能夠開發獨特且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意產品與服務,並透過堅持品質、品牌塑造與開拓宣傳管道等方式,營造整體風格。事實上,台灣多數商家在營造其特有風格時,並不缺乏台灣在地「文化」或商家自身「創意」,個別企業的產品服務原創性是強的,但「風格」之形塑需企業長期投入與消費者認同和共同參與情感,因此未來台灣發展風格經濟,業界更重視的反而是創意產業的整合和跨領域合作。

台灣從工業經濟走向體驗經濟階段,面臨了長期在工業化的集體思維下,業界如何從工作場域走向生活場域的經營思維,政府政策面對風格經濟的趨勢,須扮演未來生活風格趨勢的觀察者,鏈接當下到未來生活的想像,引領業界對於未來風格經濟的圖像建構,漸進轉化為經營模式的創新研發,而產業界也應認真思考風格消費趨勢與企業經營的結合應用,提高自身附加價值,追求跨領域經營綜效,開創藍海優勢。 (中衛中心李彩嘉/王淑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i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