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今周刊                              
文章轉貼自:http://www.boco.com.tw/NewsTdcDetail.aspx?Bid=B20101227000006

文創產業是一種右腦(創意)與左腦(理智)必須並用才可能成功的產業。困難的是,右腦與左腦總是產生互斥效應。如何兼容並蓄,我們看文創產業的過來人怎麼說。

  知名財經雜誌「今周刊」近日對文創業進行一系列深入照報導,值得從事文創業者或有志於這行業的人共同來檢驗,自己是否忽略了什麼?

撰文:謝富旭、燕珍宜、莊芳 研究員陳兆芬 

課題一:管理

 台灣故事館的慘痛教訓

 

走進台中市雙子路上的香蕉新樂園餐廳,彷彿時光錯置。民國50年代風格的西藥房、電影院、文具店、照相館,櫛比鱗次地錯落在用餐大廳的兩旁,店裏隨處可見懷舊風的生活器具與古董。 

這家由文創點子王吳傳治於10年前創立的懷舊餐廳,景物依舊,生意仍然門庭若市,只是人事已非,創辦人吳傳治已從老闆變成了夥計。

 

當年開啟台灣先河、創辦數家懷舊餐廳而致富的吳傳治,5年前傾其所有財力在台北車站對面的大亞百貨地下樓層,打造面積達1500坪以上,號稱是亞洲規模最大的懷舊博物館台灣故事館。台灣故事館成立2年,因為產權紛爭以及財務吃緊而宣告經營權易手。原本身價達1億元以上的吳傳治,不僅賠光了所有積蓄,為了償還債務,還把房子、車子以及原本擁有的數家懷舊餐廳一一轉賣,變成一無所有。

 

「台灣故事館是在20075月底易手,經營了快2年,在轉手前最後2個月,其實已經開始賺錢!」吳傳治苦笑說。無奈他當時手上已無資金再撐下去,而產權糾紛也讓想伸出援手的金主紛紛卻步。「做文創的人,性格總是比較浪漫的,憑著滿腔熱情就義無反顧地全身投入!但企業經營卻是需要縝密規劃與理性的計算能力,正好與創意人的性格大相逕庭。」吳傳治說。

 

吳傳治當時創辦台灣故事館,原本想說只要複製他之前「香蕉新樂園」以及「上海新樂園」兩系列餐廳的成功模式。不過,台灣故事館的主軸是博物館,餐廳是配角,不僅經營模式不一樣,資金規模也大不相同。

 

開一家香蕉新樂園的懷舊餐廳,僅需30004000萬元的資金,但經營台灣故事館,營業地點不僅選在全台灣最昂貴的地段之一台北車站前,需要的資金更高達數億元,而吳傳治為了台灣故事館,更傾其所有財力,個人出資一億元。

 

「台灣故事館不論營運模式、營運規模甚至是營運地點,都較香蕉新樂園系列餐廳大不相同,但我經營管理方式卻和以前一樣!」他表示,「公司的大事、小事,不管是租約、裝潢、財務、人事、日常營運,我樣樣親力親為,所有大、小決策也從不假他人之手。不懂得找專業經理人來管理這家複雜的企業,是我最大的錯誤!」

 

課題二:財務

創業者不可不懂的會計項目

 

文建會副主委李仁芳指出,台灣有很強的創意能量,但缺少的是把創意商品化、品牌化的管理能量。他比喻說,從事文創業就好像跳舞一樣,左腳代表創意,右腳則是組織管理;左右腳發達並行,才能走得長、行得遠。

 

為了提供創意工作者把點子商品化的機會,文建會特別舉辦文創人與管理人的媒合活動,找來創意或設計人以及品牌行銷團隊共聚一堂,製造「撮合」機會。若撮合成功,而且經過審核,文創人腦中的點子要化成商品、變成一家企業,文建會甚至還會提供150萬至200萬元之間不等的補助款。

 

「文創產業」業者往往對數字都不在行,但有幾個會計項目是一定要掌握的:營業額、毛利與淨利。很多人往往都不懂毛利與淨利的分別,創業每個月收到的錢,不像上班族一樣,全部可以放進口袋,必須要扣掉商品的成本才是毛利,而且毛利也不等於能直接放進口袋,還要扣掉管銷費用,剩下的才是能放進口袋的淨利。

 

甦活創意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張庭庭說,「我碰到很多的創業者,尤其是文創領域的,常常搞不清楚自己是賺錢還是虧錢,在資金進出之間,盈虧都已經搞不清楚了。」由於營收發生的時間點和成本支出的時間點不一致,對於上班族轉到創業時,最大的不習慣,就是拿到的錢可能只是過路財神,之後還要支付給廠商貨款等。所以要如何去精算數字、掌控資金、定價與成本結構,對文創產業來說是首要的課題。

 

此外,最容易被創業者忽略的就是「週轉金」。只看到期初投資的費用,一股腦把錢投入,沒有考慮到「即使辦樣東西都沒賣出去,仍要支付房租、水電、員工薪資」的狀況,接著面臨財務困難,甚至倒閉。所以張總經理建議,至少要準備3個月的管消費用作為周轉。

 

如果說,上班族職場是無聊的天堂,創業就是精采的地獄。市場上沒有不辛苦的創業,失敗的案例中,十個有八個是因為資金因素而失敗,撐不過第一年。所以在資金投入錢,一定要認識幾個關鍵的財務項目,讓創業之路有個好的開始。

 

課題三:行銷

掌生穀粒賦予傳統新生命

 

有了創意的點子以及把點子化成商品的資深後,算是已經踏出了文創產業的第一步,不過,這只是一小步而已。接下來,還必須為產品找到客戶。文創業者「掌生穀粒」為如何行銷並找到客戶,提供了一個寶貴的經驗。

 

在國父紀念館附近一條安靜的巷弄內,有家專門透過網路賣米的「掌生穀粒糧商號」。米是民生必需品,每個人都可能是「掌生穀粒」的客戶,然而,哪些人會願意購買比一般售價高出數倍的米?

 

這家網路米店,在六年以前是一家廣告公司,負責人為李建德、程昀儀夫婦檔。原本先生負責攝影、太太專寫文案,兩人共同操作過許多精品品牌與房地產公司的廣告行銷,現在卻改從事銷售稻米的生意。

 

程昀儀把米這種簡單又平實的食品,加上創意與形象,開發成特色商品。他與先生兩人跑遍花東的農地,找尋願意配合直送的農夫,並一一記錄產地與種植過程,讓每一包米都有可述說其成長背景的一段故事。

 

雖然人人吃過米飯,但對於米的包裝卻不見得講究。程昀儀決定走「精緻禮品」路線,將白米設計成適合送禮的精品。她用現艷的牡丹花布、特製的航空信封袋等作為包裝,無論是婚禮賓客、出門在外的遊子,收到這份禮物時都會驚喜與感動。

 

課題四:客戶

客戶鎖定目標客層打開知名度

 

為了打開市場,她還運用過去品牌行銷的概念,針對「目標客戶」下手。程昀儀與先生鎖定美食愛好者為主要目標,將自家的商品寄送給知名餐廳主廚、美食評論家,讓老饕們率先品嘗,逐漸打響「掌生穀粒」的名號,後來陸續吸引台新金控董座吳東進的夫人彭雪芬、設計師關傳雍等人,選擇其為伴手禮。

 

公司成立滿一年後,「掌生穀粒」七年起業績就以倍數成長。目前員工人數增至6人,光是今年上半年業績已達到去年一整年的800萬元營業額。尤其每到重要節慶,全公司上下都得連日加班,手工包裝出貨,像今年中秋節前夕,20天內就售出3噸米,「做到雙手關節都長繭,起水泡了!」程昀儀說。

 

程昀儀坦言,從廣告公司轉做賣米的生意,不僅有很大的差異,也需要很大的勇氣。一開始,她和先生擔心米的事業還不穩定,不敢立即放下廣告工作,過了一年「兼職」生活,直到業績漸漸穩定,自立品牌也愈來越有知名度,才推掉所有廣告客戶的案子,專心從事「全農」的生活。在她看來,能將傳統事物重新包裝,賦予新生命,是從事文化創意工作最重要的成功因素。

 

課題五:差異化

POPPY喜帖創意家為平凡塑造不凡

 

再懂得如何管理與行銷,如果忘了文創的根本創意,也難以長久存活。生活上許多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商品,都是有志從事文創產業最好的素材。除了上述掌生穀粒為大米找到新包裝外,喜帖也成為文創業者眼中的新商機。

 

今年36歲的詹曉蘋,大學在國外就讀行銷,曾待過鮮花進口貿易公司、做過婚禮布置等工作,後來因為在三年親自為哥哥設計結婚喜帖的成功經驗,從此展開了她設計、製作喜帖的事業。

 

起初,她連各種緞帶、卡片紙質都分不清楚,「其實我是憑著一股『憨膽』,一邊做一邊摸索。」最早是在拍賣網站上銷售少數作品,慢慢打開知名度後,六年才正式開始實體店面的銷售。無論多少訂單數量,或是要求獨一無二、量身打造的喜帖款式,詹曉蘋幾乎照單全收,「我不怕麻煩,對於客戶要求盡量使命必達。」

 

總是不厭其煩地為客戶更改設計與樣式、甚至接下其他店家不願承接的急單,或許正是這樣拚命三郎的態度,讓她在七年獲得台塑集團長孫王泉仁與未婚妻李晶晶青睞,為兩人特製訂婚喜帖。隨後還有許多名人透過口耳相傳,主動上門請她訂製專屬喜帖,從剛開店每月不到10組客戶,現在每月可達20組客戶以上,依數量與設計的不同,平均每組有23萬元的業績進帳。

 

一般大量印製的喜帖,價格大約數十元不等,詹曉蘋透過特殊紙質進口、手工製作,為一張張喜帖「加值」至數百元不等。目前約13坪大的店面裡,已累積200多張的各式喜帖樣本。詹曉蘋加入個人創意,成功將傳統印刷紙品成一門精緻獨特的喜帖生意。

 

課題六:品牌忠誠度

蘑菇咖啡堅持綠色人文理念

 

有了創意點子、資金,並找到了客戶與市場,但這不代表從此之後可以高枕無憂。由於文創產業大多是屬於微型創業,創意點子容易被抄襲,因為資金門檻極低,也時常得面對新加入者的威脅。

 

這之中,恐怕賠有比「開咖啡館」這門生意競爭更激烈的了。創業者最想做的是什麼?據調查,最多人的答案就是開一家「咖啡館」。放眼望去,大街小巷四處可見連鎖咖啡、個性咖啡、小咖啡站,戰況異常激烈。

 

市場上,關門倒閉的咖啡館可說不計其數,但這樣的現實,卻嚇不倒張嘉行、李美瑜,與楊宏光、蔡麗鈴這兩對設計夫婦檔。在開咖啡館之前,他們像先知般,早在七年前就成立了自創品牌蘑菇T恤,傳遞簡單生活的反樸概念。蘑菇可說是台灣「簡單生活」、「漫活風」的領頭羊之一。

 

於是,蘑菇T恤與咖啡館,成了「魚幫水、水幫魚」的關係。樓下是蘑菇產品的展售空間,二樓就是可以坐下沉思、聽音樂的咖啡館。有了設計的加持,蘑菇咖啡感與眾不同地洋溢濃濃的人文藝術氣息。

 

承襲簡單生活、綠色環保的理念,蘑菇咖啡館會使用像公平交易的咖啡豆與「掌生穀粒」這樣的好食材,成本都特別高。但是為了傳達愛地球的理念,他們還是選擇堅持,並常常舉辦藝文展與小型演唱會,作為與新舊蘑菇迷深度溝通的管道。

 

店長蔡麗鈴說明,「以前蘑菇產品只在網路銷售,客戶是隱性的,開了店,很多未謀面的客人都浮上了台面。」

 

一開始的經營,「確實非常辛苦」。蘑菇總經理也是創辦人的楊宏光說道,「我們只能靠設計公司那邊接案子,來填補這邊的費用。」但是,讓人驚奇的是,就在金融海嘯期間,黃金交叉點出現了。

蔡麗鈴說:「金融海嘯的時候,我們的生意完全沒受到影響,反而逆勢成長,營運首度轉虧為盈。」蘑菇產品與咖啡館的營收,意即自創品牌的部分,首度超越設計公司的營收,每年還以平均50%的速度快速成長。「現在,蘑菇自有品牌的部分,已占全部營收的70%。」

文創產業被視為台灣未來下一波會暴紅的產業,即使如此,能靠創意及設計力開創自己事業的成功案子仍屬少數。要在競爭激烈的文創產業中勝出,除了創意,更需要管理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li2009 的頭像
    cli2009

    風格創意遊生活

    cli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